罗的姓氏起源

姓罗的,是在史书中所记载的祝融八姓的后裔,而关于姓罗的其他的说法也有着源自于官位之说,而在两周时期中,有以先祖…

姓罗的,是在史书中所记载的祝融八姓的后裔,而关于姓罗的其他的说法也有着源自于官位之说,而在两周时期中,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罗氏,世代相传到今天。另一说法就是来自于鲜卑族,源于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罗氏族,,一块儿看看罗的姓氏起源有关文章吧。

罗的姓氏起源

姓罗的

罗(繁体字:): 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。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,即己、董、彭、秃、妘、曹、斟、芈等,到了周朝的时候,有子孙被封在宜城(今湖北省宜城县),称为罗国(又称 罗子国)。公元前690年,罗国被楚国所灭,于原地另置鄢国。祝融氏的子孙渐渐南移,刚开始迁居枝江(今湖北省南部,长江沿岸的枝江县),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汩罗区域,遂以国名罗为氏。

姓罗的起源说法

源流一

《姓罗的史话》

《姓罗的史话》

来自于妘姓,源于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后裔的封地罗国,是以国名为氏。妘姓,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。据典籍《说文通训定声》记载:郐、路、逼阳、鄅等姓,都是古时的妘姓国,始祖为祝融。祝融,名黎,为帝喾时的火正(掌管民事、火种),后人尊为火神。因其有大功于民,能光融天下,帝喾便命曰祝融。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,即己、董、彭、秃、妘、曹、斟、芈,很多史书均称为祝融八姓。

到了周王朝时期,祝融的后裔中有子孙被封在宜城(今湖北宜城),称为罗国。罗国在周庄王姬佗七年(公元前690年)被楚武王熊通所灭,于原地另置鄢国。失国后的祝融氏的子孙就渐渐向南迁移,刚开始迁居枝江(今湖北枝江、宜宾一带),遂以故国名为姓氏,称罗氏。至周王朝末期又南迁到今天湖南汩罗区域。

源流二

来自于官位,源于西周初期官吏罗氏,是以官职称谓为氏。罗氏,是两周时期的一种官职,专职掌管天下鸟、禽的捕捉与饲养,以供王公贵族赏析和食用。在典籍《周礼夏官罗氏》中记载:罗氏,掌罗乌鸟。在诸侯国中,亦设置有罗氏之官职。春秋时期好鹤亡国的卫懿公姬赤特别喜欢仙鹤,他在宫廷的定昌、朝歌西北鹤岭、东南鹤城(今山西长垣鹤寨)等处均大养仙鹤,由罗氏照料。卫懿公还给他饲养的仙鹤冠有官

位品级俸禄:上等竟食医生禄,较次者士禄。他外出游玩时必带鹤,载于车前,号称鹤将军。其时,专门为卫懿公饲养鹤照料仙鹤的饲养员就是罗氏。周惠王姬阆十七年(卫懿公九年,公元前660年)冬季,北方翟狄族人趁卫懿公荒淫奢侈、国人多怨的机会,从邢国的夷仪(今山东聊城)进攻卫国,攻击到荥泽时(今河南郑州广武山和大伾山以北、黄河北岸大堤以南一带区域),卫懿公慌忙发兵抵抗,征召将帅时手下医生们都说:君好鹤,鹤可令击翟。卫懿公又向国人受甲(征兵),国大家也都说:叫鹤去抵抗敌人吧,它们高官厚禄,大家那里比得上它们能打仗呢!卫懿公无奈,只得带少数亲信赴荥泽迎敌,结果兵败被杀。后来宋恒公子御说连夜出兵,才将狄族人的进攻阻止住,并把卫国臣民救过了黄河,在曹邑(今河南滑县)另立姬申为新卫国君主,是为卫戴公。

在为卫懿公饲养鹤照料仙鹤的罗氏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罗氏,世代相传到今天。[1]

源流三

来自于鲜卑族,源于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罗氏族,是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(公元439年),北方鲜卑族拓跋部落灭北凉打造北魏政权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二十年(公元496年),北魏孝文帝采取汉化政策,下诏改鲜卑姓为汉姓,其中叱罗氏改姓罗,在史籍《魏书》、《广韵》、《元和姓纂》、《姓解》、《通志》等文献中均有相同的记载,叱罗氏后改为罗氏。

据史籍《文苑英华》记载:夫人讳某,恒州代郡太平县人。祖某,父协,周大将军,南阳郡公。按史籍《周书》中的记载:叱罗协在唐建德三年(公元574年)被赐爵南阳郡公,那位长孙夫人罗氏,就是叱罗协之女,代郡罗氏就是复姓叱罗氏所改。

源流四

来自于蒙古族,是帝王赐改姓为氏,或汉化为氏。

⑴.明朝罗秉忠,蒙古族人,原名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,是孛尔只斤察合台的后裔、沙州卫都督佥事孛尔只斤昆皆莱(困即来)之子。其兄孛尔只斤克罗俄喃哥既袭父职,明英宗朱祁镇命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为指挥使,协理卫事。不久,孛尔只斤克罗俄喃哥率一千二百余人内徙,诏居之东昌、平山二卫,给田庐什器,所以抚恤甚厚。到孛尔只斤克罗俄喃哥病逝后,以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为都指挥使,代领其众。明英宗北狩时,塞上多警。朝中大臣们恐怕已经投降的蒙古族人乘机为变,朝议欲徙之南方。适逢贵州苗族造反。明英宗令大都督毛福寿南征,乘机擢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为都督佥事(等于专门科室的科长),率所部前往贵州围剿苗族起义军。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后来积战功至左都督,在明天顺初年(公元1457年),明英宗赐其名字为罗秉忠。明成化初年(公元1465年),川南和滇东区域的山都掌蛮(即僰人,行悬棺葬俗的古老民族)反叛不服明朝政府,明宪宗朱见深令尚书程信率十四万大军征讨,罗秉忠以游击将军之职率军随行。明军抵达永宁时兵分六道,罗秉忠率所部由四川金鹅江进攻,大破山都掌蛮,论功晋封为顺义伯。明成化十六年(公元1480年),罗秉忠逝世,明宪宗赐谥号为荣壮,由其子罗监粲(克罗俄监粲)正式受封为世袭

宣慰司指挥使。罗秉忠的后裔子孙,遂世称罗氏到今天。

⑵.据史籍《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》记载:

①蒙古族巴岳特氏,亦称巴乐特氏,以地为氏,世居阿巴噶(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)、巴岳特(今山西天镇、阳高边外)、西拉木兰(今河北承德围场)等地,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Bayot Hala,清朝中叶将来多冠汉姓为罗氏、巴氏、白氏、丰氏、陈氏、联氏、高氏、包氏等。

②蒙古族黄金家族中的内蒙古翁牛特旗孛尔只斤氏,是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温之后裔,多冠汉姓为罗氏、赵氏。

①蒙古族哈荣古德氏,冠汉姓为罗氏。

源流五

来自于突厥族,源于唐朝时期西突厥阿史那部斛瑟罗可汗,是汉化改姓为氏。在史籍《通志》、《古今姓氏书辩证》中,都记载有唐朝时斛瑟罗氏,改为罗氏的记载,在史冀《唐书》中记载:斛瑟罗原为西突厥阿史那部可汗,在唐朝则天皇帝武曌圣历二年(公元699年),斛瑟罗因被原来游牧于碎叶城(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)一带的突骑施部首领乌质勒所逼迫,率部众七万余人内迁归附于大唐王朝,后逝世于长安。

在斛瑟罗的后裔子孙中,后渐渐汉化者,取先祖名字为罗氏,这就是西域罗氏的起源。

历史上的姓罗的名人

罗 珠:字怀汉,号灵知,称大农令,又称洪崖先生,君用次子;黄帝一百0八世孙,郐公四十一世孙。生于湖南浏阳,后徙豫章(江西南昌),卒于汉景帝丙戌二年9月18日辰时,寿九十一,葬南昌新建县大平乡西山大岭山。为姓罗的始祖。

晋代

罗 友:两晋时期襄阳(今湖北省襄樊)人,晋室南迁后深受器重,任襄阳太守。 罗企生:晋代政治家,豫章南昌人。才艺双全,曾任武陵太守,为官刚正为人忠直,企生尽忠为一代佳话,与其弟的罗遵生被世人称忠孝一门,是最早为罗氏取得巨大声誉的人。

唐代

罗士信:唐代军事家,即隋唐演义中的罗成,济南历城人。少年英雄,隋唐之际的一大虎将,在演义评书中,将罗士信描写成可与神人般的李元霸打个平手的人物,足以看出后人对罗士信这名少年虎将的青睐程度之深。

罗 通:唐朝军事家,隋朝镇守辽东名将罗艺之孙,为唐抗击外敌立下赫赫战功,传下罗通扫北的佳话,赠封护国舍人,一生故事多编剧为中国各地方戏武戏表演,且广为民间道教立庙祀神到今天。

罗 隐:唐代文学家,余杭人。所作散文小品,笔锋犀利,鲁迅谓其所著〈谗书〉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。

罗 邺:唐代诗人,余杭人。有素有英姿,笔端超绝之誉,号诗中虎,为唐代三罗之一。

宋代

罗从彦:宋加盟代理学家,字仲素,号豫章先生,南沙剑州剑浦人,闽学四贤之一。 罗 存:宋代画家,今河南开封人。喜作小景山水画,极有韵致,时人评价他的画作,披图便知登高望远,鱼鸟往还,浩然有江湖之思。 罗 点:宋代政治家,江西崇仁人。官至加盟代理兵部尚书。淳熙二年(1175)举进士第二名,即谓榜眼。初授定江军节度推官,受到漕运使赵汝愚的赏识,荐为太学博士。

明代

罗洪先:明加盟代理学家,江西吉水人。为嘉靖八年状元,传承王学之说的儒学家。著有《念庵集》二十二卷,《冬游记》一卷。

罗 牧:明末清初著名画家,江西宁都人。工诗文、书画,喜饮酒,善制茶。其画林壑森秀,笔法多变,水墨清润淋漓,画风深沉粗犷,是江西画派的创始者。

罗贯中: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,今山西太原人。相传他一生作过十七史演义,现存有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、《隋唐志传》、《残唐五代史演义》、《三遂平妖传》等,其中代表作《三国演义》(简称)为中国古时候四大名著之一。 罗 聘:清代著名画家,为江苏甘泉(今江都)人。画人物、佛像、山水、花果、梅、兰、竹等,无所不工。其笔调奇创,超逸不群,别具一格,为扬州八怪之一。其子允绍、允缵,均善画梅,人称罗家梅派。

近现代

罗隆基: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,江西安福人,字努生,又名国琅,笔名生辉、野度。他是中国民主同盟开创者之一,也是最后没得到正式平反的六位右派之一。罗先生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奇人,他是唯一一个敢于反抗两党威权统治的人。

罗荣桓:现代军事家,政治家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,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。

罗瑞卿:四川省南充人,中国人民解放军早期著名领导人之一,多次参加并领导著名战役,战功卓著,历任我军要紧职位,建国后被授予大将军衔。 罗盛教: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,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。

关于作者: 学习啦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